6000字长文,献给回家路上的中国养老人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并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多饮金银花茶:清热解毒,预防流感,抗炎杀菌,抑制各种病毒,保障身体健康,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导读
2013年35号文的发布,代表着中国养老产业正式启动,到2016年91号文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再到2019年5号文《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的发布代表着产业的全面加速。从人口出生
来看,中国老龄化的突然加速将发生在接下来的5年,中国养老产业总产值也将在这个5年中突破10万亿。只是,太多的预言曾给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太多的修行已赋予我们太多的怀疑,中国养老时代的拐点究竟何时到来,每个行业人心中也许有不同的答案。
羊公碑在,尚可留名;龙门春秋,各有笔法。站在2020头上,我们邀请了几位当下中国养老不同领域的“来者”,以“思当下,观未来”为题,分别从“入场”“蜕变”“破局”三个维度出发,阐述了他们对于这个行业的一些观点和思考,并由笔者整理如下,以期对诸君、对中国养老有所裨益。
入局
自中国养老产业萌芽以来,除行业原生业态之外,或由传统行业转战新生,或由国外市场打入国内者亦不在少数。本部分将借养老产品制造企业的视角,邀请到由传统酒店家具进入适老化家具市场的壹居壹格运营总监方子杰和由海外辅具市场进入中国的奥索亚洲区总裁朱璟昊,谈谈原本的“局外人”最终入局中国养老之后的感想,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中国养老行业目前所处的阶段。
壹居壹格适老化家具营销总监 方子杰
奥索亚洲区总裁 朱璟昊
缘何进入中国养老市场?
方子杰:2013年,在国内医疗、展示展具、酒店家具和出口办公家具领域已深耕20多年的上海沪靖家具有限公司,将其做酒店家具的团队整体转入适老化家具研发,动因主要包含2个方面:其一是外部的因素:酒店行业在快速发展30年以后,市场占有量猛增,趋于饱和。此外,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也抑制了相当一部分公务消费的需求。酒店家具虽然有单体量大的优势,但市场低价竞争,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工厂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其二是内在的因素:沪靖在做出口日本的酒店家具和政府社团家具的时候,无意中接触到了日本最大的福祉用品供应商,并为其OEM代工出口适老家具,从而了解了日本适老家具的框架和基本构造,为日后壹居壹格适老家具自创品牌打下了基础。
朱璟昊:奥索决定入场中国养老行业的关键一笔,要从2010年初湖南医疗代表团受邀来奥索冰岛总部参观访问说起。在双方的交流会上,我们提及冰岛每年约有20,000例的骨关节炎手术,奥索最新研发的“免荷一号”骨关节炎支具在推出的第一年,就将冰岛的骨性关节炎手术率降低了50%之多。而据湖南代表团专家反馈,仅湖南一省,骨性关节炎一个月的手术量就已经与冰岛的全年手术量齐平,如果这款产品能进入到中国的养老产业,那造福的老年人将以数千万计。因此,这一学术交流给了奥索布局中国极大的信心,我们看好中国养老市场的潜能,因此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入场。
对新旧两个市场的观察和体会?
方子杰:酒店家具行业具有项目量大、价高的优点,以我们参与过的北京东方广场君悦酒店和上海波特曼丽斯卡尔顿酒店为例,单一工程价都过二亿元人民币;在养老市场,过一百万的都属大单子了。而实际上,一个百万的单子和一个十万的单子在前期投入上的精力并不会有十倍之多,这也是目前国内外的家具大鳄还没有蜂拥而至养老市场的原因。养老家具市场过于零碎、客单量小,并不能带来足以回报的利润空间。
不过,养老家具市场虽然客单量小,利润也并不太高。但因为整个细分市场比较小,相应的竞争也少,且项目周期短、资金回笼快,一年周转几次也能生出点利润来。
朱璟昊:中外两个市场对比而言,欧美的老年人对养老更追求“精神享受”,他们爱出门、爱交际,重视生活质量,而这些都是依托于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以美国为例,只要是在食药监局(FDA)得到认证的产品或企业,都能纳入医疗保险。因此,支具辅具因其方便佩戴、效果明显,在国外很受欢迎,诊所、药房、甚至是超市随处可见,只要有医生开的处方单,病人就可以在任意地点购买相关支具,由保险公司买单。这与中国国情差距很大。中国的医保制度相对国外更加严格、门槛更高,销售渠道也比较单一。进口支具由于没有医保补贴,价格高昂,令许多有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望而却步。
不过,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准,养老产业得到大力扶持。像今年上海新推出的“康复辅具租赁试点项目”,让老年人得以用低廉的租金,穿上原价过万的进口支具。相信中国的养老产业在未来一定会朝更加专业化、规模化以及人性化发展。在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更着眼于老年人的精神诉求,让老年人真正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综上所述,在传统成熟市场发展瓶颈的推力和中国养老市场巨大潜能的拉力双重作用下,许多原本的“局外人”最终选择了“入场”。从目前的现实来看,虽然优秀的企业已可以立住脚跟,但我国养老产品制造业的整个体量还非常有限,市场成熟度并不理想,仍处于培育阶段。此外,说起从传统行业转型养老,还有一个细分领域不可不提,那就是养老地产——同样为市场成熟度所困,布局养老到底应该“做重”还是“做轻”是近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时至今日,部分真正沉淀下来想要做养老的企业,已然从投资的热度中冷静下来,寻找到一条虽不乏荆棘,却也生机盎然的路……
蜕 变
从资本竞相涌入到如今的投资退潮、运营为上,养老地产已然进入了成长阵痛期,如何蜕茧成蝶,凤凰涅槃?就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复兴康复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执行总裁许凌云以及华康健康集团CEO王东峰
【复星康养】从2012年星堡成立,到2018年复星康复养老产业发展集团建成,复星康养伴随着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同步同频发展,沿产业链布局星堡、星健、蜂邻等多条产品线,在康养产业中实践“深度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的布局方式。星堡专注于持续照料社区CCRC的开发运营;星健侧重于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结合,蜂邻聚焦居家社区健康服务。从复星康养近十年的创业历程来看,有着”一线带领二线"的城市布局脉络。在养老行业普遍盈利难的情况下,星堡在上海能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两三年收回成本、同步实现运营盈利。在二线城市,复星现在已成功布局如苏州、宁波、天津等。
许凌云:养老做“重”还是做“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而这个问题在中国更有其特殊性。首先,在中国单纯只做轻资产是比较困难的。拿酒店业举例,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开始,用了近40年才逐渐发展出“外资国际化酒店高端品牌 + 本土特色连锁酒店”的轻资产品牌体系。以轻资产业务锻造服务品牌,一定是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正道,但这其中一定不能忽视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活不下去。如果急于求成,养老服务内核打造和品牌建设就无从谈起。另外,目前养老市场为品牌买单、为高品质服务付费的意愿、习惯、文化都还不成熟,单靠轻资产服务实现大规模复制尚存挑战。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各大地产商、保险公司已高调进入康养行业。当然,他们一方面是为了圈地、卖保单,但一定程度上也要肯定他们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批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和投资人进入这个行业。通过保险投资的养老社区、地产投资的康养小镇等,如果能够实现成功运营,不但能丰富养老产业的产品线,带动一大批老年客户的观念转变,也能引导一批养老服务企业克服盈利难、生存难的困境。而一些大型金融地产企业集团如果能够实现重资产与轻资产相结合,以“重”养“轻”,不失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复星旗下除了复星医药、豫园股份及旗下的复地产发、星泓产发等产业地产平台,还有复星旅文等已经成功实现了轻重结合发展的产业集团。和他们的合作,就是复兴康养实现“轻重结合”特色发展的路径。
复兴康复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执行总裁 许凌云
【华康健康】华康健康集团母公司是做房地产起家的企业,2013年随着养老产业的兴起,华康健康集团作为大健康版块的战略主体应运而生。依托房地产开发经验和资金实力,华康健康集团采用了“轻重并举”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在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创新多种养老模式,构建了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落地城市养老综合体、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专业养老照护机构、普惠型养老机构和全龄健康颐养社区5大产品体系,在上海总床位数近3000张,拓展安徽省内安庆、芜湖及四川省内成都等项目超过6000张床位,在安徽淮北也落地多个养老项目。
王东峰:华康健康集团采用了“轻重并举”的发展战略。产品运营稳扎稳打,在市场完全成熟前尝试探索不同模式。轻资产投资侧重养老运营服务。如公建民营模式下,落地了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城市养老综合体和上海市首家认知症专护机构;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下,落地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自主经营模式下,落地多个普惠型养老机构;重资产重点打造健康养生地产。开发全龄健康颐养社区。精细化运营是未来3-4年做好养老产业的关键之一,即在收入面临天花板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打磨服务标准和体系,通过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控制运营成本,算好收入和成本账,才能实现企业盈利。
华康健康集团CEO 王东峰
换言之,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通过持“重”由传统行业中储备资本,通过就“轻”在养老市场中培育未来,是现阶段行业的一个新共识。而如何持“重”大家已然不陌生,如何真正把“轻”做好,则是养老行业常谈常新的话题。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就来聚焦养老运营领域的佼佼者们,且看他们在市场混沌之间的破局之法……
破局
我们正处于一个边界日渐模糊、日渐融合的时代,养老运营领域的先行者们永远都在尝试更多可能。有的在自有模式中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服务”的更多形态;有的将模式中的经验打包,通过连锁经营纵向复制价值;有的已然突破机构、社区、居家之间的界限,横向创造商机。笔者通过采访上海银康董事长汪晓鸣、九如城集团董事长谈义良和华康健康集团的CEO王东峰三位养老运营方面的领军者,关于服务、关于未来,他们表达了各自的理解……
上海银康董事长 汪晓鸣
汪晓鸣:首先,聚焦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育人方面,加强校企联动,传递科学实用的临床应用型照护人才实际能力需求要素,增加诸如照护与适老化环境设施、照护与智能化系统和产品、照护与流程管理等边缘学科应用模块,为提升经营效率和效能打好基础;留人方面,建立90后养老专业人才库和跟踪评估系统,设计有梯度层级的运营团队结构,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和长效激励机制。
其次,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医养结合框架下,主动融入社区医养结合联动共享机制体系,加强一级医疗结构全科医生、社区护士的联系,实现精准的信息流通和客户转介。
第三,筑高产业竞争护城河:构建社区服务生态圈,加强与稳固机构与社区、医院和家庭的粘结;闭合刚需服务产品生态链,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梯度延伸产品。聚集客户资源,扩大服务流量,应对市场培育不足带来的发展困难。
最后,加强与国企央企养老项目在专业照护产品上的合作和更积极承接政府公建民营项目,专业管理运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与街道政府在非正式照护资源组织增能赋能项目上的合作,弥补市场为老服务人才短缺。
九如城集团董事长 谈义良
谈义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九如城集团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提升养老机构的综合运营能力,将养老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满足一定区域内全部长者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需求,九如城集团在行业内首创“四级养老服务体系”,以公建民营、自建自营、委托运营等方式连锁运营城市养老院项目,并以养老综合体为资源载体,以城市养老院为运营核心,将康养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另外,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两个行业合并,而是不同行业的有机结合。九如城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寻求养老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行业内的融合发展,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医、康、养、教、研、旅相融合的六位一体特色服务,以完善的医康养护资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作为资源支撑,夯实科研基础,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康复技术科研及智慧养老平台,以六位一体的服务给予长者全方位关怀。
王东峰:在接下来的3-4年中,华康健康集团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养老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未来竞争格局,未来将出现两级分化,一种是资本、市场等实力强劲的大型企业,负责资源整合,一类则是拥有康复护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竞争力的养老服务企业,负责深耕一线养老服务;其次是支付问题,养老事业转变成养老产业的前提是解决支付问题。但是目前中国老人的可支配收入和付费意愿低下,只有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老年人的消费意愿和能力,养老事业才能变成产业;再者精细化运营,在收入面临天花板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打磨服务标准和体系,通过精细化、专业化运营,控制运营成本,算好收入和成本账,才能实现企业盈利;最后是养老人才,人才是养老产业的核心,人才供给面临结构性失衡的困境。未来企业要建立与业务相匹配、以中青年人才为核心的梯队型专业化运营团队,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完善人才晋升和激励制度。
整体分析下来,虽然各自手段和模式各有特色,但在关乎运营未来破局的整体理念上却有很多共通点。首先,从大方向上来说,都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闭环。这一闭环又包含时间纵向上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和打通机构、社区和居家三维养老模式的横向多级养老服务体系。其次,具体到运营的内部因素,人才是服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建立以中青年为主的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最后,从运营的外部环境而言,养老从“事业”到“产业”,解决支付问题是前提。
结语
从“入场”到“蜕变”再到“破局”,中国养老人的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没人否认这是一片蓝海,但目前这处“蓝海”的海域尚不足以孕育巨轮或战舰,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虽无灯塔擎光破雾,亦有渔火千点暖波。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局势尚不明朗的当下,之所以我们还是对养老行业的下一个五年怀抱信念,还因为我们确信,“老年人口的拐点”已然近在眼前。
据原上海市民政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老师的判断,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将正式进入快车道。CHINA AID分析了1962-1972十年的人口出生情况,发现这十年呈现出一个连续的人口生育高峰。这就意味着,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基准进行统计,从2022年开始,每年的老年人口体量将以倍数级增长。在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安定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代的老年人不论消费能力或消费意愿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说未来5-10年将成为中国养老产业真正的黄金时代,不再是盲目乐观。
单位:万人
举办20年来,CHINA AID作为行业见证者:
所见,越来越多的良币入场
所闻,越来越多的困局破茧
所感,越来越多的模式从磨合到自洽再到复制衍生、羽翼渐丰
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养老正在经历一个从破冰、融冰到春水渐暖的过程。东方鱼肚已微白,纵曾盼枯双眼,光阴沉淀,定守得金线穿云,万里花香。
共勉之。*以上内容由养老福祉圈采访整理后发布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